【性质】六胜塔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位于泉州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山上。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也有护佑商旅的作用。同时,六胜塔的建成是宗教人士、商人、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航海传统】10世纪以来,泉州城外的行政区划一般由少者10余乡,多者达100余乡组成一个行政单位。
借助得天独厚的海港地理优势,石湖民众广泛参与海外贸易活动,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因此,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石湖”一个村庄,就足以单独组成一个行政单位。显示石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社会地位。
现石湖郭姓家族还有许多人从事海上贸易,泉州港千年来的海外交通文化滋养了泉州人走向远洋的梦想。
吴文斌 / 拍摄
六胜塔所在地名为金钗山,位于石湖半岛突出部,是泉州湾的出海口。六胜塔于2006年5月与万寿塔、石湖码头一起作为“泉州港古建筑”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胜塔始建于1111—1113年(北宋政和年间),高达36.06米,出入泉州湾的船只均可在海上清晰地以它为导航标志。
郑文桂 / 拍摄
六胜塔由僧人祖惠、宗什募资兴建。值得关注的是,本地一位名叫“薛公素”的商人积极参与募集资金,促成六胜塔顺利建成,可见泉州港海外贸易的繁盛,给石湖周边民众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积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
“六胜”之名从印度佛教的“六胜缘”而来。“六胜缘”是阿罗汉修得“留多寿行”必须具备的条件。因建塔者祖慧、宗什修行“留多寿行”的缘故,遂为石塔取名“六胜”。这座塔成为12—13世纪泉州本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六胜塔坐北朝南,塔身为花岗岩砌筑,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结构。塔基做双层须弥座,塔身结构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塔每层间隔设有四个券形门和四个方形龛,门与龛上下层相错设置,各门、龛两旁浮雕金刚、力神等佛教形象。第一层金刚神、第二层信奉佛教的名流和僧侣、第三层护法神、第四层罗汉、第五层菩萨,雕刻形态逼真,技艺精湛。
檐下用石雕作斗拱,各层转交石柱上的栌斗作圆形莲花状。根据文献记载,六胜塔“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其平面形制、塔身结构、外观装饰等方面与开元寺双塔相似。
由于,六胜塔修建在泉州湾出海口的山上,除了具备宗教意义之外,六胜塔更是承载了作为泉州湾主航道航标塔的独特功能。
六胜塔正面高悬的匾额写着“万寿塔”三字,恰好与宝盖山上的“万寿塔”重名。说起这方匾额还有一段来历。六胜塔自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3年)创建以来,一直得到较好的维护。可是,到了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大军追击南宋端宗皇帝至泉州附近,双方在泉州沿海发生重大战事,造成六胜塔大半建筑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重修六胜塔,继续发挥航标的作用。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十二月,蚶江海商凌恢甫独资重修六胜塔,为了祈求众生平安、健康、长寿,故悬挂“万寿塔”匾额以表达良好的愿望。
陈英杰 / 拍摄
匾额上款刻着“檀越锦江凌恢甫立”,“檀越”表明凌恢甫是此次六胜塔重修的捐资人,“锦江”表明凌恢甫的籍贯是蚶江人。下款刻着:“至元二年丙子腊月日建”,表明此次重修工程始于1336年底。这次重修前后耗时两年零四个月,至1339年3月才完工。
凌恢甫的先辈于11世纪中期迁居蚶江,以从事海运起家。至凌恢甫时,事业振兴,成为富甲一方的航运家。“凌恢甫现象”反映了14世纪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的繁盛,以及海商经济实力的雄厚。
12世纪初期,六胜塔旁建有“魁星堂”,泉州名贤梁克家(状元宰相)青年时期曾在此攻读诗书。1628—1644年,泉州知府樊维城重修。1644—1661年,毁于战火。此次在整理六胜塔周边环境时,从地下出土的这些石构件,经过分析比对,应是明代重修魁星堂的遗物。
六胜塔旁的寺院名叫东岳寺,是以奉祀东岳大帝而得名,根据南宋韩元吉(1118—1187年)撰写的文献表明,泉州沿海民众向东岳大帝祈求的愿景中就有“海无飓风”的内容。寺内两尊“金刚力神”就是14世纪重修东岳寺留下的精美石雕像,成为东岳寺的镇山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