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称“刺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已有1300多年历史。10-14世纪,泉州在繁荣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蓬勃发展,成为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东方第一大港”。多元、开放、包容是这座城市的传统与特质,也是激发爱拼敢赢、开拓进取的泉州人书写历史、缔造今日、开创未来的精神源泉。 泉州市域范围内东南临海,西北部为山区腹地,泉州城...[查看详细]
九日山为清源山支脉,位于泉州古城西北7公里的晋江上游,这里是泉州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也是历代泉州城郊的风景胜地。
【性质】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它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这些珍贵的石刻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宋代海洋贸易与季风密切关联的运行周期等历史信息,反映出海神信仰对贸易活动的精神促进。
【位置】为什么选在九...
【性质】市舶司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海洋贸易管理保障的代表性要素。市舶司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反映出泉州港口依托于庞大国家机器的独特属性。
【位置】位于泉州古城罗城的镇南门外、翼城的南熏门内。始建时位于城外,至13世纪被纳入城内。其西侧临翼城城墙旧址,西北侧有水沟连通城市的城壕与晋江水系,东侧可通往镇南门。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
德济门遗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为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德济门遗址是宋元以来泉州古城的南门遗址,南面紧临着晋江。它建造于13世纪,14世纪中、晚期(元、明两代)扩建,沿用近700余年。
至20世纪初,随着泉州近代城市的发展建设,南城门不再使用,后毁于火灾。21世纪初,泉州政府对德济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实施了遗址保护措施,并对遗址的历史信息进行了系统的阐...
泉州天后宫的位置十分显要,内通城区,外连海港,通过德济门,可就近抵达晋江。
【性质】天后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国家意志相结合对海洋贸易发展的共同推动,它与泉州的商人群体密切关联,见证了海洋贸易作用下泉州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
这里是外来商人、货物进入泉州城的第一站。也是出海的人祭祀海神妈祖之后,顺着晋江通往江口码头或者石湖码头前往海外贸易的第一站。
【三大价值】
1、天后宫妈祖信仰是伴随...
【背景、性质】晋江中上游的九日山上祈风仪式祭拜的对象是泉州地区的第一代海神“通远王”,现在我们将沿着晋江往下游方向,去考察位于晋江入海口处的真武庙。
真武庙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10-14世纪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供奉的是泉州地区的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天后宫供奉的是泉州地区第三代海神“妈祖”。这三处遗产点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地区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及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真武庙位于泉州城东部石头山麓的晋江北岸,是一组依山势而建的院落式建...
【性质】南外宗正司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南外宗正司是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对迁居泉州的南外皇族群体进行管理的机构。这一群体是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中具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提升了泉州的消费能力,还积极参与海洋贸易。南外宗正司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
【南外宗正司在泉州的设置由来】赵宋立国之初,沿袭了唐代的做法设立了宗正寺作为管理宗室的机构;随着宗室人口不断增加,又于1036年设立了大宗正司...
泉州府文庙位于10世纪泉州城的东南部,西临城市的南北向主街道,是一组院落式建筑群。
【性质】泉州文庙及学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作为儒学的传播中心,泉州文庙及学宫是泉州包括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9月28日,泉州府文庙都会以最高规格“释奠礼”来祭祀孔子。每年的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都会...
【位置】开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道,寺院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石塔及东西两路附属族群等组成。
【性质】开元寺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应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割据政权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
【重点遗存】开元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10世纪奠定主体格局,至今保存着中国古代大型佛...
泉州有两处非常伟大的遗产点,因为它们分别与中国古代两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有关。一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大型石刻造像;二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祭祀建筑群。老君岩造像位于泉州城北3公里的清源山南麓。
【性质】老君岩造像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石雕像,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这一巨大的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以雄厚的社会财富为保障的,体现了泉州港口依托农业帝国的独特历史文脉,也反应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活跃的文化...
清净寺坐落在泉州市涂门街中段上。涂门街是泉州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一条街,从西往东,分别坐落着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净寺,同时还有锡兰侨民旧居、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关帝庙,千年以来,各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于一条街道上,可见泉州文化的包容融合与多元性。
【性质】泉州清净寺是在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是宋元时期远跨重洋来泉州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惜物证。它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
【性质】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之一,早在7世纪就随着穆斯林传播到世界各地。据《闽书》记载,相传在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门徒4人到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于东门外灵山南麓,故又称三贤四贤墓。因深受穆斯林敬重,这两位先贤入土安眠之墓也就被称作“圣墓”,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历史物证之一。与清净寺一样,伊斯兰教圣墓也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陈英杰 / 拍摄
圣墓位于清源山脉东翼,东南临海,这里原可望着晋...
【性质】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作为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见证,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显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
【位置】在1000多年前,泉州摩尼教徒特地选址在远离城区和海边的深山里,因为摩尼教宣扬“否定现实社会,寄希望于未来”的宗教思想,受到官方的压制甚至打击,所以一直以来教徒活动相对秘密,不敢在官方严管的郡城活动,因此选择在离泉州城区21.3公里,相对偏僻的华表山。一是华表山南连高州山、石刀山、灵源山,...
【位置】位于晋江辖区内的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距泉州古城21.4公里,距泉州港江口码头不到20公里。
郑文桂 / 拍摄
【性质】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该窑址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背景】制瓷技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自7世纪起,瓷器就...
【背景】我们今天要考察的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出口商品生产代表性遗产点,即位于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德化窑系屈斗宫窑址和尾林——内坂窑址。第一个考察的遗产点是德化窑系屈斗宫窑址,是10-14世纪泉州地区最繁忙的外销瓷生产基地之一。距泉州古城130公里。制瓷技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自7世纪起,瓷器就在东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技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10世纪起,瓷器成为中外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之一,风靡世界,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hina”。
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大力推动了泉...
【性质】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同时这处遗址也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安溪地区的传统制铁业至今延续,当地余氏家族与宋元时期的冶铁活动有关,成为这一传统产业的活态见证,也为宋元海洋贸易留存下了的珍贵的产业记忆。
吴志诚 / 拍摄
【位置】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地处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五阆山余脉,...
【总体价值特征】洛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洛阳桥建造的背景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给水陆转运系统的功能需求。
1、洛阳桥是泉州运输网络发展的里程碑,它加强了泉州与闽北和内陆的陆运联系,开启了宋元泉州3个世纪的造桥运动,推动了国家口岸水陆转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2、洛阳桥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方、僧侣等社会各界对商贸活动的推动和贡献。
3、洛...
【性质】安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与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同时,安平桥的建成是包括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选址】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上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
【性质】顺济桥遗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是伴随着海洋贸易发展而建设的出入古城商业区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水陆转运系统。与德济门、天后宫共同体现了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见证了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位置】顺济桥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横跨晋江两岸,以临近顺济庙(天后宫)而得名。
【顺济桥】顺济桥由南宋泉州郡守邹应龙于1211年主持建造,为梁式石桥,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东侧桥头指向德济门的方位。现存...
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有许多天然深水良港,同时,泉州湾开口较大,便于船只进入内河停泊。宋元以来,泉州在水路沿岸陆续建设了一系列的航标、码头设施,以引导船舶航行与停靠,内港、外港、外海等不同水域的航运设施承担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特点。
成冬冬 / 拍摄
【位置】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的重要内港法石港的遗存。法石港处在晋江下游北岸的山地丘陵边缘,是最靠近古城的沿江高地,也是晋江岸线变迁中较早陆地化的区域。这里背山面江,又有陆上交通与古城、后渚港等地相连...
【性质】石湖码头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一处利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惜物证,实证了宋元泉州优良的建港条件,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石湖丁字坝码头】石湖码头以所在村落名叫“石湖”而得名,“石湖”这个地名充满传奇色彩,而且与航海通商有着密切关系。石湖古称“日湖”,旭日东升,一轮朝阳从湖海之中升腾而起,所以得名“日湖”。12世纪,作为泉州外港航标塔的六胜塔建造之后,日湖又增添一处盛景,巍峨的石塔与秀丽的港湾交相辉映,故又...
【性质】六胜塔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位于泉州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山上。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也有护佑商旅的作用。同时,六胜塔的建成是宗教人士、商人、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航海传统】10世纪以来,泉州城外的行政区划一般由少者10余乡,多者达100余乡组成一个行政单位。
借助得天独厚的海港地理优势,石湖民众广泛参与海外贸易活动,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因此,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石湖”一个村庄,...
万寿塔中文解说音频
万寿塔是见证泉州悠久航海历史系列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的航标塔。它位于石狮市宝盖山最高峰,这里是泉州湾出海口的制高点,视野开阔,可以清晰地俯瞰泉州湾和深沪湾。
【性质】万寿塔是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新遗产,它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成冬冬 / 拍摄
六胜塔是泉州湾外港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大、小坠岛主航道进出泉州港的指航需求;万寿塔是泉州湾外海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台...
泉州系列遗产的整体和各组成部分均具备高度的完整性、真实性。22处遗产点有18处国保、4处省保,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均属国家所有。本遗产的管理体系依托中国文物行政管理机制,均纳入国家、省、市/县、遗产点管理机构的4级管理框架,实行总体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区积极参与其中。在市级层面已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包括整体及关联性保护、价值研究、整体展示与阐释、系统监测、遗产价值公众传播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及执行计划。遗产地政府为遗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人力及技术保障,使泉州系列遗产整体及各组成部分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充分、长期地妥善保护。[查看详细]
截止2024年,伴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入选世界遗产,至此...[查看详细]
《世界遗产名录》是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查看详细]
世界遗产指在世界范围内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艺术成就和自然景观。世界...[查看详细]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查看详细]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查看详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查看详细]
7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在25日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
今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
7月26日上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及“泉州:宋元...